课程二再加达摩少林易筋经
道家养生功,静坐六手印
自佛祖灵山说法,拈花微笑之后。禅宗代代相传,至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遵師嘱来到中国,一苇渡江至少林寺,面壁九年,是为中国禅宗初祖。 达摩祖师离开少林寺,只履西归时,留下两部经,《易筋经》,《洗髓经》。
修炼少林功夫必须修禅。少林武学高手必定是禅定大师。练武不修禅,到老也枉然。
云易筋者,谓人身之筋骨由胎而受之。有:筋弛者、筋挛者、筋靡者、筋弱者、筋缩 筋壮者,筋舒者、筋劲者、筋和者种种不一,悉由胎。
9筋和则康
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,外无坚固而有 碍,岂许入道哉?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,壮内以助其外。否则,道亦难期。
其所言易筋者,易之为言大矣哉。易者,乃阴阳之道也。勇即变化之易也。易之变化,虽存乎阴阳,而阴阳之变化,实存乎人。弄壶中之日月,搏掌上之阴阳。
易筋,是说骨髓之外,皮肉之内,全是筋膜联络周身,通行血气,后天之身,全靠筋膜提掣,借假修真,非易筋经莫属,力改颓靡,易如反掌,修至极致,千金不易也,若进修不力,无有是处。
易筋者,人身的筋骨,由于入胎的先天禀赋所影响,有筋驰者,劲挛者,筋靡者,筋弱者,筋缩者,筋壮者,筋舒者,筋劲者,筋和者,种种不一,皆是先天入胎所致,如筋驰则病,驰义为筋向两端绷紧,这样即是病态了,筋挛者瘦,挛义为筋膜扭曲在一起了,人就比较消瘦无力,筋靡者痪,靡义为松散,这样就容易瘫痪了。
筋弱者懈,弱义为气力小,这样的人容易松懈无力比较虚弱,筋缩者亡,缩义为筋从两端往里收缩,这样就是身体僵硬的根本缘由,这样就像枯木一样了,筋壮则强,壮义为大而有力气,这样身体就比较强壮,筋舒则长,舒义为舒缓和畅,这样的人寿命自然就长了。
俗语说筋长一寸命长十年即是此意,筋劲则刚,劲义为坚强有力,这样身体就刚强,劲和则康,和义为和顺通达,这样就安康无病了,如果有人内无清虚而有障,外无坚固而有碍,怎能入道呢?所以入道要先易筋,以坚其体,壮内以助其外,否则道业难期。
对于人的筋骨,当然也能如是变易,筋人身之经络,骨节之外,肌肉之内,四肢百骸,无处不是筋,无处不是络,联络周身,通行血脉,如人肩能扛东西,手能抓,脚能走,通身的活泼灵动者,皆是筋所为,那怎可以容忍筋的驰挛靡弱呢?病瘦痿懈之人怎么可以入道呢?
使筋挛者易之以舒,筋弱者易之以强,筋驰者易之以和,筋缩者易之以长,筋靡者易之以壮,即绵弱之身,可以立成铁石,莫不是易的功劳,人身之利,入圣之基,无不在此。人身不要被阴阳所缚,使血肉之躯易为金石之体,内无障,外无碍,方可入得定去,出得定来。